
马雪梅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马雪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樊恭烋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生物技术进展》杂志理事;朝阳区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主要经历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士和硕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
1997年至200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其间被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01年至2003年任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部负责人;2003年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晋升研究员,2007年
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等。
1997年至200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其间被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01年至2003年任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部负责人;2003年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晋升研究员,2007年
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等。

研究方向
自2007年Nature Medicine氢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发表,已有十几种疾病的临床试验表明氢分子有积极效果。我们与包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肿瘤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系统建模等方法,主要致力于氢分子生物学,环境病毒肿瘤相关疾病的分子机理及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受到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科技新星等项目支持。已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多项,并参与了三部外文专著和一部中文专著的编写。在ADV FUNCT MATER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2012年参与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研课题
新型艾滋病毒载量测定试剂盒的研制
生物芯片实验室”用于艾滋病毒检测的研究
HIV感染早期检测方法的探索
《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
建立用于艾滋病早期诊断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本科专业的创建
生物芯片实验室”用于艾滋病毒检测的研究
HIV感染早期检测方法的探索
《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
建立用于艾滋病早期诊断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本科专业的创建
科研成果
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国际专利2项,国内专利多项,并参与了两部外文专著,一部中文专著的编写。
